《形势与政策Ⅱ》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每位学生的必修课程。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大学系列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落实浙江大学第十五次党代会决策部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团结凝聚学生牢记嘱托、勇担使命、奋发进取,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根据学校《关于做好2025-2026学年《形势与政策Ⅱ》教育教学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现研究制定地球科学学院2025-2026学年《形势与政策Ⅱ》教学计划,具体如下:
一、教学对象
地球科学学院2022级、2023级、2024级本科生
二、教学目标和内容
围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同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贯通起来,进一步认识到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地位作用。聚焦大学生关注的国内外形势和社会热点问题,更有针对性地宣讲党的大政方针政策,主动回应关切、解疑释惑,提高大学生对各种问题现象的分析判断能力,引导广大学生紧跟时代步伐,顺应实践发展,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三、课程评价和安排
《形势与政策Ⅱ》课程共32学时,其中二年级、三年级各12学时,四年级为8学时,并达到各模块最低学时要求。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在每个模块进行选修。
学院将根据学生各学年参与课程情况,于本科毕业前的春夏学期给予《形势与政策Ⅱ》课程成绩。成绩等级分“合格”与“不合格”,“合格”者记1个学分。
(一)非毕业班年级各模块课程设置如下:(该学年不低于12学时)
1.“地学之爱”系列主题讲座(不低于4学时)
(1)学院主题教育报告会(包括但不限于学校使命与愿景、改革与发展、人才培养特色等专题)任选一讲 2学时
(2)“双周学术论坛”“科学会客厅”“地杰人灵校友论坛”任选一讲 2学时
注:具体活动的认定以学院通知为准,参加以线下签到为准。
2.“地韵传承”系列实践活动(不低于4学时)
(1)参加并完成学院“地星计划”青马工程 4学时
(2)参加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 2学时
(3)浙江省自然博物馆等具有学院学科特色的志愿服务一次 2学时
(4)SRTP、科技竞赛、创新创业项目 4学时
(5)各类主题征文、书画、笔记、学习作息表等征集、学术海报展示 2学时
(6)理论知识竞赛(本科生党员党务知识技能大赛、“卡尔·马克思杯”浙江省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等) 2学时
(7)学院组织的升国旗等国防教育活动1次 2学时
注:具体活动的认定以学院通知为准,参加以线下签到为准。
3. “地海星辰”系列交流活动(不低于2学时)
(1)学科思政基地(含地球科学博物馆)讲解1次 2学时
(2)校内各类理论宣讲类宣讲团成员宣讲1次 2学时
(3)学校、学院各类微党课、微团课、思政微课类大赛 3学时
(4)“地科记忆”走访采访校友系列活动,形成校友人物稿1篇 2学时
(5)“地科青年思享会”参加1次 2学时
作为主讲人面向学院同学分享理论思想、学习科研、创新创业等经验 4学时
注:具体活动的认定以学院通知为准,参加以线下签到为准。
4.“地阔天长”系列拓展活动(不低于2学时)
(1)“心地计划”心理主题讲座或团体辅导1次 2学时
(2)“经天纬地,筑梦未来”职业素养提升系列活动1次 2学时 (说明:包括学院组织的就业动员大会、学院专场双选会、学院走访重点单位活动、学院组织的职业素养讲座等)
(3)学校运动会相关比赛或活动、学院体育俱乐部活动1次 2学时
(4)学校或学院的项目出国境交流1次 4学时
注:具体活动的认定以学院通知为准,参加以线下签到为准。
(二)毕业年级各模块课程设置如下:(该学年不低于8学时)
1.“地学之爱”系列主题讲座(最低2学时)
(1)学院主题教育报告会(包括但不限于学校使命与愿景、改革与发展、人才培养特色等专题)任选一讲 2学时
(2)“双周学术论坛”“科学会客厅”“地杰人灵校友论坛”任选一讲 2学时
注:具体活动的认定以学院通知为准,参加以线下签到为准。
2.“地韵传承”系列实践活动(最低2学时)
(1)参加并完成学院“地星计划”青马工程 4学时
(2)“升学助力”学业帮扶计划 2学时(说明:参加学院备考加油站、课程答疑辅导等学业帮扶活动,帮助低年级同学辅导学业1次)
(3)浙江省自然博物馆等具有学院学科特色的志愿服务一次 2学时
(4)科技竞赛、创新创业项目 4学时
(5)各类主题征文、书画、笔记、学习作息表等征集、学术海报展示 2学时
(6)理论知识竞赛(本科生党员党务知识技能大赛、“卡尔·马克思杯”浙江省大学生理论知识竞赛等) 2学时
(7)学院组织的升国旗等国防教育活动1次 2学时
注:具体活动的认定以学院通知为准,参加以线下签到为准。
3.“地海星辰”系列交流活动(最低2学时)
(1)学科思政基地(含地球科学博物馆)讲解1次 2学时
(2)校内各类理论宣讲类宣讲团成员宣讲1次 2学时
(3)学校、学院各类微党课、微团课、思政微课类大赛 3学时
(4)“地科记忆”走访采访校友系列活动,形成校友人物稿1篇 2学时
(5)“地科青年思享会”参加1次 2学时
作为主讲人面向学院同学分享理论思想、学习科研、创新创业等经验 4学时
(6)《飞跃手册》(含境内外深造、就业等)投稿 2学时
(7)“再回首我的大学生活”感受或经验分享(写给大一新生的一封信) 1篇 2学时
(8)经学院认定的其他活动 2学时。
注:具体活动的认定以学院通知为准,参加以线下签到为准。
4.“地阔天长”系列拓展活动(最低2学时)
(1)“心地计划”心理主题讲座或团体辅导1次 2学时
(2)“经天纬地,筑梦未来”职业素养提升系列活动1次 2学时(说明:包括学院组织的就业动员大会、学院专场双选会、学院走访重点单位活动、学院组织的职业素养讲座等)
(3)学校运动会相关比赛或活动、学院体育俱乐部活动1次 2学时
(4)学校或学院的项目出国境交流1次 4学时
注:具体活动的认定以学院通知为准,参加以线下签到为准。
四、组织实施
学院成立《形势与政策Ⅱ》课程工作小组,小组由学院分管思想政治教育的党委副书记和分管本科生教学的副院长担任双组长,全面统筹协调、组织推进课程实施,进行监控与督查;副组长由分管本科生教学的系主任等专业学科教师担任;成员由学工办专职辅导员担任,带领学生组织有步骤、有重点地落实,每学期公布一次修读进度和录入课程成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