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进一步强化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切实提升教师的职业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地球科学学院于8月2日至6日组织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两委委员、高层次人才、党建骨干、党外人士、离退休党员老师、教职工代表等近30人赴西柏坡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浙江大学第十二期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班暨地球科学学院“地学强师”专题培训。本次培训以“重走赶考路 奋进新征程”为主题,通过专题学习结合实地参观的方式,围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西柏坡精神开展学习,引导党员老师从历史深处汲取智慧和力量,将西柏坡精神内化为浙大地科人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一、锤炼师德师风:弘扬教育家精神,筑牢育人根基
紧扣师德师风建设核心。开班仪式上,学院党委书记钱智敢作动员讲话,强调培训意义并提出期望:深悟西柏坡精神时代价值,融入课程思政与育人全程;筑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思想根基;强化使命担当,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重大战略急需,以“赶考”姿态投身学院高质量发展。
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青青副教授作《弘扬教育家精神 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专题授课。她结合案例分析,从国家安全、青年特点、主流价值观导向及现实问题出发,深刻阐述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解读了教育家精神内涵,激励大家争做新时代好老师。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张金涛副教授在结业仪式上作《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 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报告,通过历史对照、案例警示等方式,系统阐释了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重大意义、核心内容与实践遵循,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二、重走“赶考路”:沉浸革命圣地,感悟初心使命
注重沉浸式体验革命历史。中共平山县委党校副校长史永芹在《弘扬西柏坡精神 走好新时代赶考路》专题授课中,详细解读党中央选址西柏坡的历史原因、贡献及西柏坡精神内涵,深刻阐述了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的历史接续。
在西柏坡革命纪念广场,全体老师庄严肃穆地向领袖敬献花篮,重温入党誓词。随后,大家走进西柏坡纪念馆、廉政馆和中共中央旧址等,近距离感受“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历史印记——全国土地会议、指挥三大战役、召开七届二中全会等,铭记革命初心;走进北庄村、曹火星纪念馆,齐唱《团结就是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红歌,凝聚奋进力量。在中央统战部旧址,深入了解党的统一战线辉煌成就。此外,老师们还探访了高平地道战遗址和高平地道战纪念馆,躬身行走于地道中,沉浸式感受革命先辈的勇敢智慧和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三、汲取奋进力量:对标时代楷模,凝聚发展动能
引导老师从历史与现实榜样中汲取前行力量。在塔元庄村,老师们通过参观村史馆,深入了解该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在村两委带领下,从贫困村蝶变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奋斗历程,生动感受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典范力量。
在雄安新区规划展览馆,通过城市沙盘、数字化交互与影像资料,老师们全面了解了“一主、五辅、多节点”的空间布局,深刻领悟建设雄安新区这一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战略深意与党中央的远见卓识。在雁翎队纪念馆,借助详实史料和讲解,深入学习了“淀上神兵”依托水乡优势开展抗日游击战的传奇,体悟白洋淀人民深厚的爱国情怀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
为期五天的培训,老师们深受教育和鼓舞。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红色基因,强化思想淬炼,将西柏坡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两个务必”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地学人的探索精神与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相融合,共同谋划学院未来发展,凝心聚力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地学力量!
文/图 邱素文、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