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浙江大学开展全国首个“类月球地下空间”光纤传感探测试验

编辑 :王聪聪    时间 :2025-06-30    访问次数 :12

近日,由北京大学牵头,联合浙江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吉林大学等八所高校,共同与镜泊湖风景区管委会打造的全国首个“类月球地下空间”教学实习基地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镜泊湖正式落成。该基地选址于镜泊湖火山熔岩管道群,是全球首个面向月球地下空间模拟探索的天然实验平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CCTV-13)对此次活动进行了专题报道。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程逢率队参与了本次联合探测任务,承担分布式光纤地震监测系统的布设与数据采集工作。

程逢研究员在野外操作分布式光纤地震仪采集系统

分布式光纤传感(DAS)技术作为近年来地球物理观测领域的重要突破,首次被应用于天然熔岩洞的高分辨率结构探测。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技术无需大量笨重昂贵的传感器,仅通过一根普通光缆,即可实现数千至上万个传感通道的同步观测,显著提升了探测效率与空间分辨率。程逢介绍:“此次试验是国内首次在天然熔岩洞环境开展的地震观测尝试,也是国内在类行星环境背景下进行分布式光纤探测的创新实践。”得益于光缆的轻质柔性特点,未来该系统可与机器人或巡视器平台集成,实现野外复杂地形下的自主布设,为月球或火星等极端环境下的轻型勘探任务提供理想方案。

本次试验中,来自地球物理研究所的2024级研究生赵可同学负责现场光缆布设与人工震源激发任务,为试验顺利进行提供了关键支持。同时,地质学专业21级本科生查德力与22级本科生刘一炜也积极参与,体现了浙大学子在前沿科研任务中的良好素质与实践能力。

赵可同学正在进行人工震源施工教学

浙江大学此次参与的“类月球地下空间”联合探测活动,展示了学校在浅地表探测与空间环境类比研究方面的技术优势,也为服务国家探月工程、培养面向星辰大海的青年科技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字:赵可

图片:张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