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国际交流  动态

地球科学学院本科生暑期赴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开展学术交流

编辑 :谢佳    时间 :2024-10-21    访问次数 :10

  202481日至930日,浙江大学22级地质学(求是科学班)本科生胡嘉宸参与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T-Austin)为期2个月的学术研究项目,专注于微震事件P波初动极性人工智能拾取方法研究。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UT-Austin)是全球领先的科研型大学之一,其Bureau of Economic GeologyBEG)成立于1909年,是该校历史最悠久的研究单位,同时也是德克萨斯州的地质调查局。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BEG通过其在能源、环境及经济问题上的研究,推动了德克萨斯州的经济发展,并在全球地球科学领域占据领先地位。浙江大学作为中国顶尖的综合性大学,近年来不断加强国际合作,鼓励学生参与全球顶级研究机构的项目。此次合作不仅加深了浙江大学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也为学生提供了接触和实践前沿科研技术的宝贵机会。


 Bureau of Economic GeologyBEG)学院

  此次科研项目的研究重点是微震事件的P波初动极性拾取。P波初动极性是判断地震震源机制(如正断层、走滑断层等)的关键步骤。然而,传统的手工拾取方法耗时长且精度有限。为此,UT-Austin团队与胡嘉宸合作,开发了一套基于人工智能的拾取系统,显著提高了地震波形数据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该技术在多个工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包括页岩气勘探、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地热能生产等。这些活动通常伴随微震或小震事件,研究其震源机制有助于评估潜在的地质灾害风险。



UT-Austin
主校区夜景

  在为期八周的合作中,胡嘉宸与UT-Austin教授及其研究团队紧密协作。通过分析来自德克萨斯州、加拿大及四川盆地的大量微震数据,研究团队利用深度学习的策略优化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和Transformer模型的拾取算法。结果表明,模型在不同地区的地震数据极性拾取方面均展现了出色的泛化能力,尤其是在微震事件中,模型的准确率得到了显著提升。研究显示,通过深度学习技术,模型在加拿大西部沉积盆地的微震数据集上取得了95%以上的准确率,在四川的微震数据集上达到了90%以上的准确率。与传统方法相比,基于人工智能的拾取系统极大地提高了微震数据的处理效率与精度。胡嘉宸与BEG的合作不仅在地震学研究中取得了重要突破,还为工业领域中的微震监测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参与者感言
  胡嘉宸表示:“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科研经历。在UT-Austin的这段时间,我不仅学到了最新的地震数据处理技术,还深刻感受到跨学科合作的力量。通过与国际顶尖研究团队的合作,我的科研视野得到了极大拓展,科研技能也有了显著提升。这次合作让我对未来的地球物理研究充满信心和期待。”


 UT-Austin主校区钟楼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