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AI for GeoEducation 全国地学院长论坛在浙江大学召开

编辑 :祝琳    时间 :2024-06-18    访问次数 :50

为学习贯彻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深入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地球科学领域的应用,促进地学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614日,“AI for GeoEducation 全国地学院长论坛”在浙江大学召开。浙江大学副校长吴健、南京大学副校长陆现彩、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王力哲,中国科学学院士杨树锋、张宏福等出席论坛。

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30所高校地学院(系)的40余名负责人参加了论坛。论坛开幕式由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杜震洪主持。

浙江大学副校长吴健教授在致辞中阐释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的时代意义,着重介绍了浙江大学拥抱技术变革、培养引领未来发展的新质人才的举措和成就。她指出,高校地学院系承载着发挥人工智能“头雁”效应、赋能未来教育创新、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此次论坛的召开,将进一步加强高校地学院系之间的沟通与联系,深入探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变革,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打造更加开放与融合的教育未来。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王苑代表会议组织方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对莅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对各位兄弟院校的专家学者对浙大地科的办学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

大会主题报告和院长报告分别由南京大学副校长陆现彩教授和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王力哲教授主持。陆现彩教授作题为“AI时代地学人才培养的适应和坚持”的报告,概况介绍了人工智能发展的背景以及南京大学在AI教育实践、课程体系构建、学生能力培养以及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和成果。他倡导以AI技术为驱动力,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地质学人才,同时强调了教育改革在适应时代发展中的重要性。

王力哲教授作“科教融合-透明地下空间: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地下空间智能建模”主题报告。报告讨论了GIS技术在地下空间智能建模中的应用,包括实景三维中国、防洪防汛预警管理、城市信息模型和数字孪生技术。并着重介绍了地下空间三维建模技术的研究背景、技术优势、关键技术、应用成果,以及如何通过耦合多源数据提高地下空间建模的精度和效率。同时,他还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地理信息系统领域的研发历史和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践。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杨树锋院士分享“AI for Education? AI for Teaching & Learning?”主题报告。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教育理念与培养范式的变革,分析了AI在不同教育阶段的应用实例以及带来的挑战。他强调重新思考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必要性,并提出了人工智能时代下,教学关系、教学方法和教材、教育内容、教学管理等四个方面应如何进行的十二点思考,呼吁大家清醒面对AI带来的挑战,在推动技术发展的同时防范可能的风险。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党委书记吴飞教授作“计算机101计划《人工智能引论》建设暨教育大模型实践”报告。简要介绍了《人工智能引论》课程的团队构成、知识点模块、教学理念以及教材建设情况,并展示了如何利用教育大模型“智海-三乐”来支持预习内容生成、教学大纲生成、教学方法建议、教学案例优化等教学活动。同时,报告还讨论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对未来教育理念和培养范式的深入思考。

院长报告环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院长吴元保教授、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李思亮教授、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沈冰教授、同济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院长谢欢教授和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长杜震洪教授分别分享了各自学院在适应新时代地学人才培养方面的思考与实践。院长们一致认为,AI技术的发展为地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未来,各学院正积极探索AI与地学教育的深度融合,以培养能够适应新时代需求的地学人才。

下午的圆桌对话由云南师范大学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昆教授和贵州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付勇教授主持。来自长安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南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地学相关学院(系)负责人围绕AI for GeoEducationAI for GeoScience两大议题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对地学教育和科研的影响。会议指出,AI技术在个性化学习、智能实验室建设、教学效率提升以及数据分析、模型构建和预测预报等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正成为推动地学领域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同时,AI技术在创新能力上具有局限性,特别是在地学领域,对于复杂系统的理解和解释仍需人类的直觉和经验。会议还讨论了AI时代下地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包括课程体系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会者一致认为,未来的地学教育需要更好地融合传统知识和AI技能,培养能够适应技术发展的新质人才。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张宏福院士在总结讲话中对AI赋能地学教育和科研提出建议,一是要正确认识并积极拥抱AI技术,以适应技术革命带来的变化与挑战;二是要努力开发适应地球科学的模块化AI技术,提升科学研究的精度和效率;三是要以更高的标准提升教育的品质,将AI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推动课程体系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更好地“传道授业解惑”。

本次论坛发起并通过了地学高校“AI For GeoEducation”联盟倡议,同时发布了浙江大学地球系统大数据平台。

会议结束后,与会人员还参观了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院史展厅、“大数据与地球系统”学科交叉研究展厅和地球科学博物馆。


文字:祝琳

图片:有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