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发展联络  最新消息

陶春辉校友在浙江大学2023年春季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寄语

编辑 :祝琳    时间 :2023-04-03    访问次数 :18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正值杭城繁花似锦、恰逢浙大人才辈出!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母校2023年春季研究生毕业典礼。感谢母校师友长期以来对我们校友的关爱和扶持,并给我这个机会弥补18年前没有参加毕业典礼的缺憾,同时能跟即将走上人生新征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的学弟学妹们,分享我刚毕业时接受新挑战时的一点感悟。

2005年我从母校地球科学学院博士毕业。在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征程中,有幸参与了国际海底硫化物找矿国家专项。能把自己的专业兴趣与国家重大需求和科学前沿结合起来,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当时接到一个我们国家全新的任务,到国际海底寻找海底黑烟囱:就是富含铜的硫化物矿。在几千米深的海底寻找只有篮球场大小的海底黑烟囱区,可以说是大海捞针。当时我们的方法、技术和经验基本上是从零开始。特别是国际海底的硫化物资源勘探,我们还是国际上第一个吃螃蟹的。正是母校的求是创新精神支撑着我们战胜这一重大任务。

首先是求是精神。大海捞针必须要捞到针。刚去东南印度洋时探测到了热液异常,我们当时非常激动即刻和组织汇报发现了黑烟囱。但由于没有找到样品,只能艰难地撤回了这份报告。这更加激发了我们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样品。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西南印度洋采到了黑烟囱样品,发现了国际上首个超慢速扩张洋中脊高温黑烟囱,我们给了它一个来自诗经的名字-龙旂,它实现了我国在国际海底硫化物发现“零”的突破。

其次是创新精神。我们一边学习国外经验,一边调查探索,一边自主研发装备,终于形成了一套高效的调查方法技术体系。在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都实现了海底黑烟囱的发现,推动了我们国家从落后国际三十年到成为国际海底硫化物资源勘探先进的国家。

除了求是创新,碰到困难我们更需要乐观的精神。2015年,我有机会乘坐蛟龙号实现我国首次在海底热液区下潜。海底黑烟囱温度高达380℃,常会有一些意外发生。最危险的一次由于压载铁没能完全抛载,导致深潜器可能永远留在1000米的深海而不能继续上浮回收。正是我们内心乐观、团队合作、不言放弃,才能回来跟大家见面。

学弟学妹们!今天你们从“浙里”毕业、成为国之栋梁,将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召唤。未来充满机遇、也面临挑战。我们浙大人凭着骨子里的求是创新基因和母校强大的支撑,一定能为国解忧,突破科学前沿和“卡脖子”问题;一定能成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杰出英才;一定能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人。

愿每位同学都胸怀浙大人的使命感,在探索未来、奉献社会中获得人生的快乐,绽放异彩,共创求是荣光。

最后,衷心祝愿学弟学妹们前程似锦,祝愿各位老师万事顺利,祝愿母校明天更加辉煌!

谢谢大家!


陶春辉



  陶春辉,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2005届构造地质学博士,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导,入选浙江省特级专家、中组部特支人才计划、全国先进工作者;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兼职副院长。他先后担任国际大洋中脊协会洋中脊硫化物资源工作组联合主席、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深海研究卓越奖咨询委员、中国大洋协会西南印度洋硫化物勘探与资源评价总地质师和十二五”863主题专家等。

  陶春辉一直致力于国际海底资源找矿国家专项与基础研究,在海底硫化物找矿模型、技术方法等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是我国首次在世界三大洋发现海底热液区的科学家。建立了海底硫化物预测与快速找矿方法并实践应用,带队在西南印度洋发现了国际上首个超慢速扩张脊高温黑烟囱,实现了我国在国际海底硫化物发现的突破,推动我国成为海底硫化物资源勘探先进的国家。致力于大洋资源探测技术创新,推动组建大洋矿产资源立体探测体系;国内首次开发多频海底声学原位测量技术并已产品化,解决了海底沉积物声特性高精度测量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名17)、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1(排名1)、行业及国家海洋局科技成果奖一等奖3项(排名1)。他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973/863课题和国际海域专项等,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GeologyEPSLGCAGRLJGR 等发表SCI 论文80篇、出版专著4部;授权发明专利30件。

(讲话稿由校友本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