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学生工作  风采展示

探寻杭城非遗,助力文化建设——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

编辑 :罗笑含    时间 :2019-03-05    访问次数 :35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当代大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更要关注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利用所学的知识与技术助力文化事业建设。

       杭州拥有众多自然及人文景观遗迹。极具代表性的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以及广为流传的故事传说和手工技艺都是杭城的文化代表。

       当下的“十三五”时期,正是杭州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战略期,也是基本建成文化强市的攻坚期。杭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正进入巩固保护成果、提升保护传承水平、放大示范效应的发展时期。作为大学生,充分地发挥自身能力助力非遗保护事业,是本次社会实践的出发点和探索目标。

1 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

  我们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社会实践团由六名地球科学学院、一名化学学院和一名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同学组成。从124日至222日,我们走访了杭州多家博物馆,纵观杭州非遗的总体发展过程,以概览的形式在脑中构建“杭城非遗地图”;我们了解具体的非遗项目如何在当下进行传承,以寻求以点带面的可能性。

2 部分队员在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馆外合影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发现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丰富,社会各界为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做了许多工作。通过立法保护、培养人才、治理环境、培养公共意识、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等方式,关注于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保护的完整性以及管理的有效性,政府与民众共同努力,实现了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为了更好地了解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我们通过线下调研方式收集了280份有效问卷。我们发现大部分受访群众能够识别哪些事物为文化遗产,且对当前非遗保护存在的问题有各自的见解,但对保护的具体方法的想法则相对简单。比较有趣的是,不论男女老少,大部分受访者都认为自己比较了解传统文化,并且对通过新媒体宣传的方式表示支持与喜爱。

3 队员参观展览馆


在实践中,我们还重点考察了三个非遗项目:越剧、扇和玉雕文化。在与相关单位工作人员交流后,我们对这些文化的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了解到有一批有见识的大师在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做出自己的贡献,不仅不断地创新自己的事业,也在倾心培养新一代的人才。

三个项目的保护与传承各有侧重点但亦有相通之处。而我们认为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兼顾传统性和创新性。传统性在于要从文化内涵、品行思想、工匠精神等方面着力培养掌握精湛技艺的文化传承人。创新性在于要为传统文化融入时代特色、世界眼光、创新理念,在不断尝试、不断提炼的过程中推动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进步。

4 队员观看越剧表演艺术家的讲座


回顾整个实践历程,我们从零开始,沟通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馆,逐渐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参观杭州留下的非遗瑰宝,慢慢的揭开这层面纱,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我们的精神上的启迪和魅力。我们积极探索,既采访普通群众又采访文化传承人,发现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思考解决的办法和改进的建议,深切体会作为浙江人,作为浙大学子应当具备的素质和使命感。

总体来说,本次社会实践让我们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虽然在不断进步,但仍然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过去书本提供了绝大部分我们所了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但社会中真实的文化发展情况,却需要我们通过社会实践去探索与发现。社会实践让我们看到想法与现实间的差距,从而能够较为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自我,认识文化,认识历史。此外,社会实践也提供了我们发挥组织协调能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机会,在合作中增强凝聚力,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火花。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团队的社会实践结束了,但我们助力非遗保护与传承之路才刚刚开始!

/文: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小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