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构造地质学团队在 2019美国地球物理年会(AGU 2019 Fall Meeting)成功召集专题

编辑 :邵丹蕾    时间 :2020-01-02    访问次数 :2604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构造地质学团队陈汉林教授作为主召集人,召集了专题《Circum-Tibetan Plateau Basin and Orogen Systems: Archives of Tectonic Deformation and Surface Processes》,包括两个口头报告专场(T53A、T54A)和一个展板报告专场(T51D)。该专题的召集人还有欧洲科学院院士、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教授Sean Willett、俄勒冈州立大学教授Eric Kirby以及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石许华。该专题获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热烈响应,包括美国科学院院士、休斯敦大学教授John Suppe在内的多位国际著名专家和青年学者向本专题投稿了口头报告或展板,提交的摘要总数排名2019 美国地球物理年会构造物理学部分(Tectonophysics Section)约50个专题的前10。

口头报告开始前,我院陈汉林教授致开场辞。陈汉林教授介绍了专题召集背景,并简要阐述了“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这一科学领域的提出背景、科学意义和盆山演化过程,提出了“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是不同于北美盆岭省(Basin-and-Range system)的一种新的挤压型盆山结构新类型,是印度-欧亚板块汇聚背景下形成的全球最大的弥散型陆内构造变形域。

图1 浙江大学陈汉林教授致开场辞

图2 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内主要造山带、盆地和大气田(据Chen et al., 2019)

 

第一个口头报告专场由浙江大学杨蓉副教授、石许华研究员和瑞士联邦理工学院Sean Willett教授主持,美国芝加哥大学David Rowley教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邓涛研究员,法国雷恩大学Marc Jolivet教授、李林博士,美国科学院院士、休斯敦大学John Suppe教授,浙江大学博士生张欲清(林秀斌副教授代讲),南京大学尹宏伟教授,麻省理工学院马建博士分别做口头报告。

图3 美国芝加哥大学David Rowley教授做特邀口头报告“Paleoaltimetry of the Himalaya and Tibetan Plateau-A Review” 

图4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邓涛研究员做口头报告“Great Turnover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 Across the Oligocene/Miocene Boundary in the Tibetan Plateau”

 

图5 法国雷恩大学Marc Jolivet教授做口头报告“Aridification of a Flat World: The Tectonic and Climate Evolution of Central Asia During the Jurassic”

图6 法国雷恩大学李林博士做口头报告“Evolution of the Pamir Salient: New Sedimentological and Paleomagnetic Constraints From the Southeastern Tajik Basin”

图7 美国科学院院士、休斯敦大学John Suppe教授做特邀口头报告“The Giant SW Tarim Foreland Basin: New Constraints on Timing and Rates of Deformation and Sedimentation at the Edge of NW Tibet”

图8 浙江大学林秀斌副教授做口头报告“Using ‘Migrating Growth Strata’ to Determine Fault Slip Amount: A Case Study in Hotan-Mazatagh Section along Southern Tarim Basin”

图9 南京大学尹宏伟教授做口头报告“Along-Strike Structural Variation Analysis in the Salt-Influenced Fold and Thrust Belt of Kuqa Depression, Tarim Basin”

图10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马建博士做口头报告“Biomarkers Reveal Episodic Marine Incursions within the ‘Non-Marine’ Qaidam Basin”

 

第二个口头报告专场由浙江大学林秀斌副教授和俄勒冈州立大学Eric Kirby教授主持,兰州大学陈殿宝博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深部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李海兵研究员,河海大学王毛毛副教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何登发教授,浙江大学杨蓉副教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张会平研究员,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Pieter van der Beek教授,英国兰卡斯特大学Yani Najman教授分别做口头报告。

图11 兰州大学陈殿宝博士做口头报告“Sedimentary Evolution of the Foreland Basin in the NE Tibetan Plateau and the Growth of the Qilian Shan since 7 Ma” 

图12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深部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李海兵研究员做特邀口头报告“Fault Structures, Paleoseismic Slip Records and Uplift of the Longmen Shan,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图13 河海大学王毛毛副教授做口头报告“Preexisting Basin Stratigraphic Architecture Control on Geometry and Evolution of the Western Sichuan Cenozoic Foreland Basin: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Modeling”

图14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何登发教授做口头报告“Stratified Detachment Structural Deformation System and Its Role in Preserving of Continental Craton: A Case from the Southwest Sichuan Basin, China” 

图15 浙江大学杨蓉副教授做特邀口头报告“Early Pleistocene Drainage Pattern Changes in Eastern Tibet: Constraints from Provenance Analysis, Thermochronology, and Numerical Modeling”

图16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张会平研究员做口头报告“Inversion of the Dadu River Bedrock Channels for the Late Cenozoic Uplift History of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图17 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Pieter van der Beek教授做口头报告“Early Onset and Late Acceleration of Rapid Exhumation in the Namche Barwa Syntaxis, Eastern Himalaya” 

图18 英国兰卡斯特大学Yani Najman教授做口头报告“Spatial and Temporal Trends in Exhumation of the Eastern Himalaya and Syntaxis as Determined from a Multi-technique Detrital Thermochronological Study of the Bengal Fan”

 

在展板报告专场,多位国际著名学者和青年学者参与了讨论。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杨少梅、张晨雨、李春阳、严佳凯进行了展板展示,向国内外学者介绍了展板内容,并进行了讨论。

图19 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张晨雨、李春阳展板展示与介绍 

图20 浙江大学博士研究生严佳凯、杨少梅展板展示与介绍


该专题为参与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100周年年会中从事“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领域研究的国际学者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吸引了大批学者参与,与会学者讨论热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专题的成功召集,进一步提升了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在“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

 

 

撰稿:杨少梅

摄影:杨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