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

编辑 :系统管理员    时间 :2017-09-19    访问次数 :1970

    青年教师是学院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学院大力引进人才,努力完善教师队伍结构,在此过程中大批青年教师入职地球科学学院。为引导和帮助青年教师更好、更快地发展,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的进一步提升,学院于2017年9月14日召开了青年教师座谈会,院领导班子、院士、资深教授代表和青年教师等5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首先由程晓敢副院长、曹龙副院长、陈宁华副书记分别从学院的科研发展、研究生培养、研究生管理三方面工作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对策。
 
程晓敢副院长通过对比学院与兄弟院校现有科研成果的数据,总结和分析了学院科学研究的现状。指出,学院虽然已有很好的科研基础但高水平科研成果较少,尤其是青年教师的科研产出占比过低。他建议,应挖掘青年教师的科研潜力,发挥他们的生力军作用;凝聚并激发多学科创新团队的力量,集中优势“兵力”,发挥特定研究区域或研究领域的优势,创建学院的优势品牌;培育已有高层次科研课题,并以此为基础争取更具显示度的集群项目。他希望通过此次座谈会,教师们能群策群力,找短板提对策,提高学院的整体科研水平。
 
曹龙副院长认为,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是提高学院整体科研水平的保障,同时高水平的科研能力也能促进高质量研究生的培养。通过分析以往学院在读研究生的科研产出数据可以看出,我院研究生人均科研产出的质量和数量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针对教师们普遍关注的研究生招生名额、研究生毕业要求等问题,曹龙做了制度和规范的解析。他表示,今后学院在服务研究生培养工作方面将努力做到透明化、公开化、制度化、规范化,使教师们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共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总体上提高学院的科研水平。
 
陈宁华副书记以研究生思政工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学院研究生管理存在的特点和难点。他认为,目前学院研究生的数量和日益增长的研究生导师数量不匹配;学生呈多元化发展,学院自身培养的本科生留校比例降低而外校生源层次不高;部分学生与导师之间的沟通不畅,存在管理隐患。陈宁华表示,针对以上问题,学院研究生思政队伍将继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配合协助解决问题。他同时要求,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的培养,更有助于学科发展,研究生导师应明确自身作为思政第一责任人的角色,负担起相应责任。
 
杨树锋院士从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本科生培养三个方面给青年教师提出了诸多建议。他指出党的建设、队伍建设立德树人和科学研究是驱动一流大学建设的四个轮子,缺一不可。他希望,青年教师要在提高个人科研水平同时体现浙大地科的总体特色;做学问时要扬长避短,要像外行一样思考问题,像内行一样解决问题;做好学科与个人的互动,实践与学习的结合,多产出优质科研成果并积极参加学术交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提升竞争意识和效率意识。杨树锋还向在座教师们提出了五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何以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如何传授系统的基本概念;如何培养专业技能;如何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如何培养科学精神。最后他引用路甬祥老校长的一句话勉励青年教师:人生的事业一靠国家,二靠朋友,三靠自己,但归根到底还是要靠自己。
 
资深教授代表陈汉林教授、翟国庆教授、夏江海教授、徐义贤教授、田刚教授也分别发言,为青年教师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管理、个人发展等方面提供了诸多良计。
 
在座的青年教师们在听取了学院领导、院士、资深教授代表的报告后,积极发表感言,他们从实际工作出发,对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教学和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生指导和管理中遇到的困惑等方面提出问题,在场的院领导和资深教授代表均一一解答,同时提出了许多有利于青年教师个人发展和工作开展的建设性意见。
 
学院党委书记王苑在总结发言时表示,学院安排此次青年教师座谈会既是一次交流会也是一次意见征求会。在上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我院青年教师队伍的发展起点高、站位高,如今面临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学院对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立足未来发展讨论如何进一步寻求内涵的提升。她认为,要更加注重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聚,即增强凝聚力。建设团队、形成团队凝聚力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增强学科团队和学生培养团队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导学团队的建设,强化科研育人、立德树人。二是跨,即寻求开放性。在保持原有研究领域和范围的优势外,要把握好科学研究和社会公益、社会服务、社会活动的平衡点,多利用优质平台,参与交流互动,拓宽视野和思路,迸发新的增长。三是育,引导培育优秀人才。加强各级组织对教师的思想引领和导师对学生的教育培养,发挥优秀人才的牵引作用,为青年教师搭建事业发展平台,加强文化建设,使青年教师的事业发展更具活力。王苑希望全院教师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勤奋工作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实现浙大2050年进入世界前二十强高和地球科学学科进入ESI排名前千分之一的目标而奋斗。
 
夏群科常务副院长在总结发言时引用了著名科学家何毓琦先生在科学网博客中的一段话提醒大家,选择在浙江大学这样的一流学校工作就是选择了“在高水平上不停竞争直至退休”,因此作为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去建设一流学科,要努力出一流成果:出思想出方法而不是只出苦力。他指出,学院要寻求再上台阶就需要把科学研究抓上去,抓科学研究就是抓了重点。他认为,教师的科学研究水平与学生的培养质量密切相关,一流大学要求教师们在向学生教授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给学生展示领域内最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如果教师的科研能力不强则很难做好这一点。这就意味着教师们要不断提升科研水平才能培育优质人才。今后学院将加强教师考核,其中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将科研业绩与岗位津贴和职称晋升相挂钩。
夏群科最后强调,浙江大学给广大教师们提供了优质的发展平台,学院也将为大家创造更多更优越的发展机会,但学校、学院的声誉要靠大家的共同努力去建立,因此在学院力量不断增强的时期,大家更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将五指变拳,共同出击科学研究和国家需求最前沿,共同为学院学校一流建设做出贡献!